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6日落下帷幕。我校应急装备学院选派师生参加机器人创新赛、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赛、Aelos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全地形协同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和微型无人机任务挑战赛五个赛项,经过长达5个月的精心准备和实践,通过校赛、省赛、国赛预赛和国赛总决赛层层选拔,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优异成绩,省赛阶段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3项;全国总决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和优秀奖3项。
本届大赛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900余所高校参赛,参赛队伍达3万余个,参赛学生达9万余人。总决赛设立创新类、挑战类、应用类、竞技类等四个类别的20个机器人赛项,汇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各大高校的1200支团队、3000余名学子齐聚钟灵毓秀、创新涌动的最美吴中,以创新为笔、以青春为墨,竞相角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赛道。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是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一项历史悠久且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该赛事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为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培养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
应急装备学院参赛师生们从4月开始着手准备该赛事。由罗建国、李娟娟、李孝平、张伟杰、孙洪强、韩红利、丁金刚、王续明、李攀、于润祥、张艳林、隋婷婷、张敏、王锐等14位导师亲自指导,在比赛准备阶段,克服重重困难,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方案设计、技术研发、样机制作与反复调试,并进行校赛的层层选拔,优秀队伍脱颖而出,最终派出十三支队伍参赛。指导教师们精心指导,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此次参赛与获奖,不仅是对参赛师生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学校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体现。未来,应急装备学院将继续加强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争取在dafa888手机登录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应急装备学院;编辑:朱宏)